每次在超市看到結實的山東大白菜,就很有做韓式泡菜的慾望。自從有兩個孩子之後,去超市或市場都越來越不方便,所以開始熱愛線上買菜,至少重的米油牛奶豆漿都直接讓人送來,經驗累積不少;知道最準時的是熊媽媽買菜網,但是只有在菜價飆高時,我才會買(不知他們為何維持不變)。MOMO很守信,買十二小時到貨的奶粉,幾乎不遲到。最不準時的是愛買,他們竟還自稱九小時到貨,第一次訂時我兩天後才收到,不過最近好像有改進一點了,已經連續兩次有隔天到貨(還不是九小時到)。放羊吃草的是東森(還沒在姊妹網森森買過,好像快合併了),這次去住花蓮的旅館就是在那訂的,快一個禮拜票還沒到,去電才寄出,只能無言和等;比較好的是,有變便宜的趨勢,現在常常比價都是東森較便宜,像是滿意寶寶M號竟然大勝藥局。

回來講在愛買線上逛到兩棵山東大白菜,猶豫了一晚上,憑著做過鴉片泡菜和白蘿蔔泡菜(都超簡單),隔天就給它刷下去了。假日都超懶超忙,再去把該準備的材料備齊才開始做,已經是白菜躺在冰箱裡五天後的事了。以下是集結多個網頁食譜,變成這次我的韓式泡菜總結:

IMG_9949.JPG
(圖說:原本完全放不進這十人份飯鍋的白菜,出完水後才佔2/3而已)

泡菜的前戲:在前一晚得先鹽醃出水,有兩種方法,一種是直接用鹽水泡(說是15%濃度),一種是撒粗鹽在每片葉上,然後用重物壓直到出水。
但是我沒有超大的鍋子,最大就是烘焙用的13吋鋼盆(已經忘了購買原因,認識姚之前買的,現在都拿來洗碗用),但是兩棵白菜完全不夠放,重物根本不知怎放上去。所以,又再找到一個人的做法是先起一小盆鹽水,每小棵(白菜先在底部重切一個十字,一定要重切,方便用手掰開成四小棵)都先進去洗洗澡,洗完七小棵(留一小棵實驗車帥泡菜)後,弄到外表軟一點,再從第一小棵開始撒鹽在每片葉上,撒完再從第一小棵來掐水,每棵掐一掐,終於在鋼盆中成一座小山,然後把剛剛的洗澡水和掐出來的都倒進去,可是裡面有好多超微粒蟲卵(白菜外表都被蟲蛀得坑坑巴巴,應該是沒有很多農藥吧?),我是慢慢倒,最後留著這些蟲卵沒"都"倒進去。

重物的話,我本來想去搬中型石頭,後來還是用所有的炒鍋和鑄鐵鍋來用。我太傻,把它們放在瓦斯爐上,半夜鍋子們重心不穩還打翻淹水。重新放好,一大早起來還是水淹過菜。

大概醃個6~8小時,可是我摸了一些時間,醃了12小時,才用清水流水式把白菜洗過一遍,又倒掉超多蟲卵,再用過濾水流水式洗過,蟲卵沒幾顆了。重點是一定要試吃,如果太鹹,需要再洗幾次。

IMG_9951.JPG
(圖說:準備要煮糯米糊了,為了紀錄才這樣集體合照,還有一個優點是可以不漏放,不然常煮完哪包粉沒打開就被忘了)

共三排從左而右:
魚露75cc(原本應該170cc,但是一半要做素的,所以只放一半)、梅汁150cc、芝麻5湯匙
粗辣椒粉230g、鹽3湯匙、二砂4湯匙
糯米粉80g、細辣椒粉20g(應該是要180g,可是我沒了,好險沒了)

IMG_9955.JPG
(圖說:糯米粉兌5倍的水,調和好再大火去煮滾,然後轉小火,發現水太少,又再加,才煮得像這樣稠稠的)

關火微涼後再加全部的粉料(忘了拍照,一邊做一邊拍好累),攪一攪,再涼一些後就加下面的打碎醬汁。

IMG_9972.JPG
(圖說:蒜頭這次要用到三大顆,大顆就像圖的右方那樣。剝蒜頭最麻煩的步驟賣蒜頭的父女已幫忙做好了,買了十二大顆也才一百)

IMG_9974.JPG

打碎醬汁共兩排,左而右:
帶皮蘋果一顆、蒜頭三大顆
水梨一顆(因冷凍退冰,所以擠出很多水)、薑20g、洋蔥一顆

IMG_9975.JPG
(圖說:打成泥真簡單,因為水梨出很多水,就沒再多加水了)

IMG_9977.JPG
(圖說:打碎醬汁加下去之後變這樣,為了做素的,先不放魚露。有先挖一小盒起來,可以炒其它東西用)

IMG_9979.JPG

切絲材料共兩排,左而右:
韮菜一把、紅蘿蔔一小條
白蘿蔔一條(照片是只有半條因為放不下)、蔥一把

IMG_9980.jpg
(圖說:切絲材料拌入之後的樣子,可以開始辦正事了。不知道為何有些蔥和韮菜看起來有焦黑,但是實際上還好呀,又沒有炒過)

IMG_9982.JPG
(圖說:兩大主角終於要見面了)

IMG_0021.jpg
(圖說:除了右下那一中盒是放一大棵,其它都放兩棵,放得滿滿滿,抹醬剛好一點也不剩)

把一小棵白菜底部朝鍋內一手抓著,一片葉貼到醬料上,抓些醬抹上葉片,重複一片一片地抹,到最後捲收起來(這個動作最難),放入盒中,蓋之前又塞一些醬料進去;但是才放在室外發酵一天而已,左下那盒竟然爆漿留湯出來來,真的是塞太滿了,所以晚餐先剪一些出來吃吃看。

感覺好像糖放太少了,因為查到的那個版本有放糖精5g,我覺得奇怪不想放,也忘了比例上糖多一些,而且又是把白砂糖改二砂,所以下次要再多放糖至少2湯匙。不過還行,吃的時候再放一些水果製糖粉,拌一拌,味道有點像正安,只是好辣好辣,要再減辣。奇怪,細辣粉我只放20g而已,如果按原本的180g去放,那不就辣死。芝蔴吃不大出味道來,不知道可不可以改成芝麻醬?

預計放兩天室外發酵,就要放進冰箱了。上次做白蘿蔔泡菜時,忘了要放室外發酵就直接冰,一直吃到一個禮拜後才入味。

IMG_0020.JPG
(圖說:瓶裝泡菜被抓去洗澡了,命案現場為何照片看起來還好?)

手做泡菜最好還是用盒裝比較方便,要吃多少,用乾淨的剪刀剪一些出來就好,而且捲好放進去時很簡單,如果是瓶裝就不能成捲裝入。這次真的超級白痴,不曉得最後會捲成超大一捲的,明知道塞不進去,硬是給它塞下去,結果爆炸了,瓶口醬爆流出一大堆,壓進去的時候又擠出瓶內的空氣,把醬汁弄得噴得到處都是。還有,因為一人手作,非常孤單沒人幫忙,應該先把所有的盒或瓶打開,就不用一直戴手套脫手套(我是用那種手術用手套,每次脫掉就換新的了)。最大的一個重點,手套一定要戴一雙,這次沒戴的那一隻手被辣得痛了快一個小時。

2017/5/12補充:放在室外那二天,天氣很熱,去三姊家住一天回來赫然發現有汁滲出來一堆。因為實在塞得太滿了,沒有預留空間以致發酵的孩子們沒地方跑,所以把每盒都剪一些出來吃用,已經有酸味出來了。後來放在冰箱才一兩個禮拜就已經快變老泡菜了,很酸雖然我喜歡,才知道三姊夫能吃辣不能吃酸,應該在做好隔天就拿去給姊才對。之後要記得室溫超過25度的話,只需放一天就可入冰箱了;做得太多的話,還可以放冷凍保存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atZ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