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很喜歡摘句這件事。準備摘句的心情;我通常會在本子乾淨的一頁上,先寫下書名作者出版社和開始看書的日子。看完書,筆記本裡有滿滿一頁或兩頁的摘句成績的時候;這可以用來衡量,當下的那本書值不值得買下。有時我也會抄到受不了,乾脆承諾會永遠把它帶在身邊(家裡啦)。也有種情況是,劇情實在太過緊湊沒時間提筆;或是文字太平實,引我共鳴的整個段落沒法當成"摘句"。偶爾無聊的時候,再讀讀那些摘句,都會很有意思。不過也是會不明白某些句子,為何讓當時的自己給摘下。

很多人喜歡在書上畫線,當作自己記憶那本書的重點。雖然我沒有這習慣,但很喜歡看別人的摘句;看別人在書裡看見了什麼。《小親親》裡陳慧琳是喜歡在發現句子的那一頁摺角。還記得有一幕她說,有時再回頭讀那一頁時,喜歡的那個句子卻再也找不到了。

不希望,自己變成那樣的人。不再擁有當時的心情,再看不見情人的優點,為免除掙扎的痛苦,變心也可以說成是順應真心,那樣的冠冕堂皇。

看不見,不是因為不存在。只能承認自己再無心挖掘,或是無能。真不希望變成這樣的人。

《跳下去》、《失物之書》、《巫言》妳們等著我!總有一天,一定會看妳們的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atZ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